了解历史名人及人物故事从这里搜一搜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百科

韦昌辉:太平天国北王的功过沉浮

2025-11-22

  韦昌辉(1823年或1826年—1856年11月2日),原名志正,又名正,广西桂平金田村人,出身地主家庭,家中有水田二百六十余亩,还经营着几桩买卖。然而,韦家虽家景殷实,却“人少无功名,有钱无势”,常受当地大户的侮辱与讹索。韦昌辉年少时曾读书应试,两次参与童子试却均未考中,后通过捐纳取得监生资格,还在家门悬挂“成均进士”或“登仕郎”的匾额,却遭邻里羞辱,这使他萌生了反抗清朝统治的情绪。

  1848年,受冯云山影响,韦昌辉加入拜上帝会,并捐出全部家财资助起义。金田起义在韦昌辉的家乡爆发,他的家成为秘密打制武器的场所之一。为了掩人耳目,韦家特意在家门口养了一群鹅,用鹅群叫声掩盖打铁的响声,打好的武器则秘密丢入村西头的犀牛潭中收藏。韦昌辉的积极投入和贡献,使他成为拜上帝会的中坚力量,也为金田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。

  封王建制:太平天国第三号人物

  金田起义后,韦昌辉任右军主将,后加后护又副军师。在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江苏的途中,他主要负责后勤工作,即“典粮饷”,同时协助杨秀清处理日常行政事务,即“承宣”。1851年12月,太平军在永安进行封王建制,韦昌辉被封为北王,称“六千岁”,地位仅次于天王洪秀全、东王杨秀清、西王萧朝贵、南王冯云山,在翼王石达开之上。

 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,韦昌辉上升为太平天国的第三号人物,成为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主要助手。建都天京后,他主管日常政事与卫戌任务,各方军务必先“禀”韦昌辉,再“禀奏”杨秀清裁决。韦昌辉在处理政务时,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和谨慎。例如,他的哥哥与杨秀清之妾的哥哥争夺房产,杨秀清让韦昌辉议罪,韦昌辉竟主张将自己的哥哥五马分尸,以显示对杨秀清的敬畏。

韦昌辉:太平天国北王的功过沉浮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